开门前要用纸巾包住门把手,吃饭不吃最外面的一层,吃菜也只吃碗底的菜,如果有谁碰过她的东西,她就浑身不自在,擦洗好几遍还是觉得不舒服,更不用说别人走近她甚至接触到她,而每天的大量时间,她也都花在了洗手上,记不清楚每天要洗几次手,而每次洗手都要花上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。
四年前,小王的工作压力逐渐变大,追求完美的小王在工作生活上都力求做到最好,而这样的完美主义,却让小王的家人发现,她出了点问题,而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,甚至到了不能跟人正常沟通交流的地步,一开始小王以为能通过换工作来解决,但是从最初做了4年的工作,换工作做两年,直至每个工作只能维持一两个月。
10月25日,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的靳西龙医师告诉记者,小王来就诊的时候症状已经相对严重,她患上了强迫症,而这类心理疾病的主要诱因就是工作、生活压力,同时,年轻人成为了强迫症高发人群。
频繁洗手,外界的一切都是脏的
“一碰到不干净的东西,我就没办法忍受,我就想要去洗手或者洗澡,我也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,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做,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。”十几天前,余姚市民王小姐到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门诊就诊。
今年30岁的小王,原来在一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做文员。半年前,小王开始变得不愿意出门,甚至连房间门都不让父母进。在她看来,在她房间以外的东西都是脏的。她只要是接触了外面的东西,就会反复地洗手,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。
即便出门,她还会反复地确认自己有没有关门,骑电瓶车外出后会反复确认有没有撞到人,如果不去确认,就会坐立不安,很焦虑。同时,吃饭的时候她觉得暴露在空气里的部分都是脏的,只吃里面的部分,跟人接触一下也会觉得很脏,别人碰过她的东西,她就会浑身不舒服。这样的情况,直接影响了小王正常的工作生活。
为此,她只好辞职在家。
而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因为这样的情况辞去工作了。四年前,小王因为工作压力逐渐变大,开始出现轻微的类似症状,刚开始通过换工作的方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,但随着症状越来越严重,换工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,到后来每换一次工作都只能维持一两个月。
小王开始认为自己只是有“洁癖”,并不以为意,直到洗手次数远超过正常范围,她才发现这习惯对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影响,然而自己控制不住自己。尤其是2年前,小王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一名同事患有“白癜风”,总觉得那个人待过的地方很可怕。小叶回忆起来,还会表现出非常紧张。“现在只要看到艾滋病、白癜风等疾病患者我就会很害怕。”
没办法,在家人劝说下,小王到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就诊,最后被确诊为强迫症。
什么是强迫症?
平常出门后怀疑门没有关,或者东西摆不整齐心里会特别不舒服,头脑中反复出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念头等等这些行为,我们都会说自己有“强迫症”,而事实并非如此。
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医师靳西龙表示,这些都是常见的强迫现象,如果这种强迫现象程度轻微、持续时间短,不引起明显焦虑等情绪的话,就属于正常的表现,不必过于担忧,这并没有达到强迫症的严重程度。
靳西龙说,强迫症是强迫自己重复一些不必要的行为,患者明知这些行为没有必要,却无法自我控制,出现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焦虑障碍。
“只有当这些强迫现象给你个人或者周围人带来烦恼和痛苦,给生活或工作造成影响了才可能属于强迫症了,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。”靳医师说,就比如你一天多次洗手并不会怎么样,但对于真的有强迫症的人来说,他们是会一直洗手,就算洗到皮都掉了还会一直洗下去的,而这可能是他们缓解焦虑的一种形式。而这就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日常活动或社交关系。
心里压力大是主要诱因
靳医师告诉记者,一般来说,像小王这样的强迫症患者的诱因以精神、心理因素为主。另外,强迫症还和性格有关,那些内心脆弱、急躁、自制能力差、优柔寡断,或具有偏执性人格、完美主义人格,对生活工作要求尽善尽美的人,比较容易诱发强迫症。
以小王为例,根据她的自我诉说,小王从小就家教很严,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就一定要规规矩矩放在哪里,衣服要怎么穿就一定不能乱穿,这就让她养成了刻板、追求完美的性格。
“有些个体在遭遇某次突发的心理事件或创伤后,或经历一些特殊事件后也会诱发强迫症。因此,当生活中因为任何原因出现大的心理压力后,都要设法尽快缓解,必要时需求助于专业人员。”靳医师提醒,强迫症是有一定治疗难度的心理疾病,靠自己克服并痊愈的概率比较小,强迫症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规范治疗。
同时,靳西龙表示,由于现在社会生产生活节奏较快,年轻人的各种压力普遍较大,所以,目前强迫症的高发人群以年轻人为主。
您也可以通过手机版访问:白领患强迫症频繁洗手每次半小时